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重點綜合性大學,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等全部13大學科門類;有本科專業1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0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4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2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覆蓋17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薈萃了一大批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4人( 雙聘15人)。
吉林大學珠海校區是吉林大學在珠江三角洲設立的戰略窗口。2002年1月13日吉林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訂《珠海市人民政府 吉林大學合作建設吉林大學珠海校區協議書》。吉林大學珠海校區占地5,000畝,現有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學南方研究院、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珠海分實驗室、國家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珠海分實驗室、吉林大學海洋油氣資源研究中心、中國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學粵港澳臺區域合作與發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9個教學、科研和管理機構。已經形成從學士、碩士到博士培養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學體系、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高等學校功能體系。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是經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準成立,現由吉林大學與珠海市華政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建設的獨立學院。學校現設13個系、2個二級學院、3個教學中心,現設有50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8000余名。
顧問委員會
學校特邀一批著名高等教育專家、科學家成立了“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顧問委員會”,指導學校的發展戰略、改革大計、品牌建設等重大問題。為建設一流獨立學院的發展戰略目標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使學校能在激烈的辦學競爭中搶得發展先機,占領發展制高點。
師資隊伍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水平不斷提升。學校以“三個層次”師資骨干隊伍建設為核心,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可持續發展,實現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突破,全力建設一支中青年學科(術)帶頭人、專業骨干和教學科研并重型教師組成的師資骨干力量,滿足學校內涵建設發展的需要。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廣東省領軍人才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受聘為我校特聘教授。學校給予“三個層次”師資骨干特殊政策,鼓勵和支持他們多出高水平成果。學校還制定了《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教職工培訓進修管理辦法》、《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百人工程”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實施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到目前為止,已有2批45名教師入選“三個層次”師資骨干隊伍建設計劃,9批214名青年教師列入“百人工程”培養計劃,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85人,多名教師到實際部門掛職鍛煉。學校還為了擴大教師視野,了解國外、境外教育現狀,每年都派教師出國(境)考察和訪問。與此同時,我們還針對實際需要,聘請了一些外籍專家來校任教。
學校還經常開展觀摩教學,組成學科群選報課題,形成教學梯隊,組織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形成了相互學習、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2014年1月,學校榮獲第一批廣東省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獎勵項目150萬資金資助。2015年7月,4名教師被聘為首批“珠海特聘學者”。
辦學定位
學校遵循“十一五確保質量形成規模、十二五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的發展思路,確立“綜合性、應用型、開放式、強特色、居一流”的辦學定位。
學科專業
學科涵蓋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法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48個本科專業。
教學工作
培養具有優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養、扎實理論功底、熟練專業技能、積極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鼓勵畢業生考取境內外研究生繼續深造。
學校各學科由本院教授、外校教授和實際部門專家共同組成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查專業培養方案、創建實習和就業基地。在此基礎上學校成立了院級教學指導委員會,對各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過程、實踐教學和教學改革方案給予指導。同時,負責審核全校公選課。
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上,針對不同專業實際情況對大四學年的培養實行分類指導,充分體現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實現人才培養效益最大化。進一步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凝煉辦學特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學校采取各種措施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積極構建以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相結合、有利于學科交叉與融合的課程體系;加強雙語課程建設及平臺課建設;同時深入開展精品開放課程建設,在已建的校級精品課程基礎上,提高標準,建設省級精品開放課程,實行課程資源公開和共享。學校每年投入教改專項經費400萬元。
學校堅持培養應用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從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習基地建設、實習指導等各方面加強實踐教學。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產學研合作,倡導 “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就業”一條龍式的培養方式。從教務處到各基層教學單位都指派專人負責產學研基地建設。在學生實習期間,學校要求指導教師深入實習基地,了解學生實習中的各種問題,實地指導,保障實習的工作質量。在基礎建設和經費投入上積極支持實踐教學,2008年先后投入使用了建筑面積達3.3萬平方米的綜合實驗樓和機電實訓樓;建起了化學、物理、電子、計算機、工商、藝術等各種實驗室171間,有效地保障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以建筑面積達5 千平方米的機電實訓樓為例,內有液壓與氣動、測控技術、數控加工、汽車構造等10個實驗室,擁有加工中心、數控銑、數控車、線切割、汽車底盤架等大批先進實訓設備。
學校通過有關規章制度和教學管理系統平臺,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與平臺,采取自由聽課與推薦觀摩教學課相結合、教學管理人員聽課與教師聽課相結合、師生座談會與學生網上評教相結合、督學查課與學生信息員查課相結合、定期集中檢查與全程隨機抽查相結合等多種措施和手段,不斷改進原有質量監控體系,形成長效監控機制,使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日益完善。建立并不斷完善教學激勵機制,制訂了精品課建設、優秀教學成果評比、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特色專業建設、重點專業建設等辦法,并已實施。
學校十分重視教學管理隊伍和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建設。由教務處和各教學單位教學秘書組成了教學管理隊伍,定期開展教學工作的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近年來,陸續結合本院實際,在質量工程、學籍管理、命題規范、閱卷要求、成績登錄、畢業論文指導等各個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適合本院需要的規章、制度、辦法。
科學研究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統籌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師資隊伍建設及建設資源的優化配置。學院采取多種措施建設特色學科和科研方向,聚焦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及產品開發與應用,大力推動科研成果轉移轉化。
學院充分利用吉林大學的優勢優質資源,不斷引進高水平的科研團隊和學科帶頭人,引領學科和科研發展。先后與任露泉院士團隊、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信息產業部計算機通信重點實驗室、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面機械仿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吉林大學計算機學院、通信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學院、機械學院等科研團隊合作。目前學校擁有工業設計及模具制造公共實驗室、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公共實驗室、中小企業生物醫藥(技術)服務平臺、珠海文化理論研究基地、珠海橫琴創新發展研究基地、珠海溫泉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文化理論研究所、旅游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所、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研究所、機電工程研究所、軟件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等14個研究機構。其中中小企業生物醫藥(技術)服務平臺被認定為“珠海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廣東省中小企業生物醫藥(技術)實驗室)、工業設計與模具制造實驗室,均被認定為珠海市公共創新實驗室;珠海文化理論研究基地、珠海橫琴創新發展研究基地、珠海溫泉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被認定為珠海市首批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定位,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保證教學工作有序進行的同時,積極支持、鼓勵教師參與科學研究。目前學校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工信部、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省科技廳及教育廳項目多項,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近年來快速提升。教師科技創新活動始終圍繞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開展,涌現出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觀點有力促進了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圖書資料
學校圖書館經過建設和發展,館藏圖書已經形成了具有學科、專業優勢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綜合性藏書體系。現有館藏圖書271萬余冊(含電子圖書),并與吉林大學本部建立了文獻資源共享關系。通過大力接收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捐贈的中外文圖書,豐富圖書的種類,以滿足教學、科研以及特色學科發展的多樣化需求。
設施設備
學校具有一流的本科教學條件,校園依山傍海,占地2,421畝,建筑面積569919平方米,截止2016年4月,建設投資24.37億元,資產總額 24.41億元(含社會捐贈),美國UGS公司、摩托羅拉公司、聯想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向學校捐贈的軟件及各類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總值近6.4億元。
學校教學設施有四座教學樓共9.2萬平方米,實驗樓和機電實訓樓共3.4萬平方米,圖書館5.4萬平方米,五環體育館和游泳館共1.1萬平方米,還有標準體育場、高爾夫教學訓練中心、籃排球場、乒乓球館、健身房等,學校共有教學行政用房近23萬平方米;生活設施完善,兩個大型食堂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學生公寓38棟,有2.8萬多張床位,4人標準間,設有空調、電腦桌、電話、網絡接口、電風扇、飲水機、獨立衛生間、太陽能淋浴等設備。
專業名稱 | 招生人數 | 專業基礎課 | 專業課 | 專業課指定參考書 | 收費標準(元/年) | 備注 | |
學費 | 住宿費 | ||||||
視覺傳達設計 | 12 | 藝術概論 | 1.素描 2.專業設計 | 無 | 2400 | 1500 | 獨立學院,面向全省招生,此專業課考試在本學院 |
動畫 | 10 | ||||||
音樂表演 | 12 | 1.樂曲(自選兩首) 2.視唱練耳(單聲部視唱)(聽音) | 1.《單聲部視唱教程》,上海音樂學院視唱練耳教研組編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2.無 | ||||
舞蹈編輯 | 10 | 1.中國當代舞蹈歷史 2.專業面試(基本功、技巧、劇目、即興) | 1.《世界藝術史舞蹈卷》歐建平主編,東方出版社,2005年10月; 《中外舞蹈鑒賞語言》黃小明主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中國舞蹈發展史》王克芬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2.無 | ||||
朝鮮語 | 10 | 大學語文 | 1.中級朝鮮語會話 2.中級朝鮮語精讀 3.朝鮮語泛讀 | 1.《美麗的韓國語》(中級2),韓國韓國語教育開發研究院著,金銀姬譯,民族出版社,2010年7月 2.《大學韓國語》(第三冊)牛林杰,崔博光,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3.《韓國語閱讀》(中級上)韓國延世大學韓國語學堂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1月 | 2000 | 限招相關專業。中級朝鮮語會話考試在本校 | |
英語 | 10 | 1.英語聽力與會話 2.英語精讀 3.英語語法 | 1.《英語聽力入門3000》(第4冊)張民倫主編,話話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現代大學英語:口語4》楊立民、林巖,翟崢等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2月 2.《現代大學英語精讀3》(第二冊)(學生專用書)楊立民,徐克蓉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大學英語語法講座與測試》(第五版),徐廣聯著,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 限招相關專業。英語聽力與會話考試在本校 | |||
漢語言文學 | 12 | 1.中國古代文學 2.現代漢語 | 1.《中國文學史》(上下中卷)《中國古代文學史》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 2.《現代漢語》上下冊,黃伯榮、廖序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 限招相關專業 | |||
工商管理 | 10 | 管理學 | 1.企業戰略管理 2.金融學 | 1.《企業戰略管理》第三版 楊錫懷、王江,高等教育出版社 2.《貨幣金融學》(第三版)戴國強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獨立學院 | ||
市場營銷 | 10 | 1.市場營銷學 2.消費者行為學 | 1.《市場營銷學》第五版 吳健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消費者行為學》第四版,榮曉華編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年 | ||||
人力資源管理 | 10 | 1.人力資源管理 2.組織行為學 | 1.《人力資源管理教程》第二版,張一馳、張正堂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組織行為學》(第14版),羅賓斯等著,孫健敏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
會計學 | 20 | 1.財務管理 2.中級財務會計 | 1.《財務管理》(第三版),王玉春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 2.《中級財務會計》(第五版),劉永澤、陳立軍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 ||||
行政管理 | 10 | 1.行政管理學 2.行政法學 | 1.《行政管理學》(第五版)夏書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六版)張正釗,胡錦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
社會工作 | 10 | 民法 | 1.社會學概論 2.社會工作概論 | 1.《社會學概論》新修(第四版)鄭杭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2.《社會工作概論(第三版)》,王思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10 | 管理學 | 1.勞動經濟學 2.社會保障概論 | 1.《勞動學經濟》(第二版),曾湘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2.《社會保障概論》(第五版)孫光德,董克用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15 | 1.國際貿易概論 2.市場營銷學 | 1.《國際貿易》(第五版),薛榮久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市場營銷學》(第四版),吳健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 ||||
金融學 | 15 | 1.貨幣銀行學 2.國際金融 | 1.《貨幣銀行學》(第三版),戴國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 2.《國際金融概論》(第三版),王愛儉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年7月 | ||||
物流管理 | 10 | 1.物流概論 2.倉儲與配送管理 | 1.《物流學概論》第四版,崔介何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2.《倉儲與配送管理》何慶斌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 ||||
電子商務 | 12 | 1.電子商務概論 2.網絡營銷 | 1.《電子商務概論》,袁毅,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5月 2.《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馮英鍵,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 ||||
旅游管理 | 15 | 1.旅游學概論 2.酒店管理概論 | 1.《旅游學》(第三版),李天元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2.《酒店管理概論》丁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 《酒店管理》劉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 ||||
機械設計與自動化 | 15 | 高等數學 | 1.機械制圖 2.工程力學 | 1.《機械制圖》,主編陳錦昌,劉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機械制圖習題集》陳錦昌、丁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工程力學》,范欽珊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 |||
汽車服務工程 | 15 | 1.汽車市場營銷 2.汽車構造 | 1.《汽車市場營銷》,王琪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2.《汽車構造》唐文初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
車輛工程 | 15 | 1.汽車理論 2.汽車構造 | 1.《汽車理論》,余晨光主編,中南大學出版社 2.《汽車構造》,唐初文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15 | 1.電路分析基礎 2.電子技術基礎 | 1.《電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第5版,邱關源、羅先覺主編,2006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部分》(第五版),康華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 ||||
自動化 | 10 | ||||||
應用化學 | 10 | 1.無機化學(含化學分析) 2.有機化學 | 1.《無機化學》,史蘇華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社,2013年6月 《分析化學(上)》(第五版),武漢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機化學》,高鴻賓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制藥工程 | 10 | 1.生物化學 2.生物制藥工藝學 | 1.《生物化學》(第七版),姚文兵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生物制藥工藝學》(第二版)吳梧桐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 ||||
藥物制劑 | 10 | 1.生物化學 2.藥劑學 | 1.《生物化學》(第七版),姚文兵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藥劑學》(第七版),崔福德主編,人民衛生出版 |